![]() |
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人氣店家樂天書城的社會哲思有最棒的商品。快到日本NO.1的Rakuten樂天市場的安全環境中盡情網路購物,使用樂天信用卡選購優惠更划算! 售價:514 我要購買 |
內容簡介余英時(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休教授)推薦!
《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
作為現代新儒學的代表人物,牟宗三(1909-1995)不僅有其心性之學的詮釋與建構,同時有其政治與社會的關懷與思考。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其政治與社會思想一直都有表達。從早年對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批判、對中國社會史和中國農村問題的探究,到晚年對兩岸關係與臺灣認同的申論,以及一生批判共產主義,在反省與檢討的基礎上提倡自由、民主,都是力圖要為現代中國政治社會的實踐提供一個正確的思想基礎。 彭國翔透過本書遍檢《牟宗三先生全集》相關文獻,利用新發現的佚著和《全集》未收的通信,將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置於其所在社會、歷史與思想的整體脈絡之中,予以了全面與深入的梳理和考察。本書採取了微觀分析和宏觀綜合交互為用的研究方式,依據具體內涵,將牟宗三的「現世關懷」分成七章,一一詳加論述;通過概念的分析和澄清,微觀的功效在全書中獲得了充分的發揮。但著者並不是為分析而分析,把每一章當作一種孤立現象來處理。相反的,他的目的是展現牟宗三的「現世關懷」的全貌。因此,各章之間都互相關聯,合而讀之,即成一宏觀的整體。本書的另一重大特色是網羅牟宗三的著作鉅細不遺,從佚文到未刊書信,凡是和「現世關懷」相關的文獻,已搜集到應有盡有的地步。 本書第一章是牟宗三對於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批判。第二章是牟宗三關於中國社會史發展階段和形態的主張。第三章是牟宗三關於中國農村問題的看法。第四章是牟宗三一生對於共產主義的批判。第五章是牟宗三關於「自由」和「自由主義」的看法。第六章是牟宗三對於民主政治的肯定和反省。第七章是牟宗三關於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岸關係的見解。 《智者的現世關懷》既從結構上展現了牟宗三政治與社會思想的各個方面,也大體照顧了牟宗三政治與社會思想在時間發展上的順序。此外,如果第一章到第四章主要反映牟宗三政治與社會思想中「破」的方面,第五至第七章則主要反映他政治與社會思想中「立」的方面。 總的來說,本書顧及牟宗三一生政治與社會思想的各個方面,同時力求對每一個方面都予以徹底的把握和分析。其二、以盡可能全面掌握牟宗三的各種原始文獻作為研究的基礎。其三,對牟宗三政治與社會思想的處理方式。 作者簡介譯者介紹 目錄序 《民主評論》新儒家的精神取向──從牟宗三的「現世關懷」談起 余英時
導言
第二章 中國社會形態發展史論
第三章 中國農村問題的研究
第四章 共產主義批判──以《全集》未收之《共產國際與中共批判》為中心
第五章 自由主義的追求與檢討
第六章 民主政治... 自序/導讀 導言 余英時先生曾經深刻地指出,理學家致力於心性之學的「內聖」方面,並不是要放棄經世致用的「外王」方面,而恰恰是要為「外王」實踐建立一個正確和牢固的「內聖」基礎。宋代道學家群體對於王安石的批評,根本並不在於王安石「得君行道」的政治取向本身,而在於對道學群體來說,王安石的「外王」實踐建立在錯誤的「內聖」之學之上。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將對理學家的理解局限於「內聖」一面是不夠全面的,只有從「內聖外王連續體」的意義上理解理學家,才能得其精神之全。我認為,余先生這一「內聖外王連續體」的觀察和判斷,不僅適用於宋明的理學家,也同樣適用於現當代的新儒家以及整個儒家傳統。作為現代新儒學的主要代表人物,牟宗三(一九○九─一九九五)不僅有其心性之學的詮釋與建構,同時還有其政治與社會的關懷與思考。從二十世紀三○年代到九○年代,六十年間,其政治與社會思想一直都有表達。 從早年對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批判、對中國社會史和中國農村問題的探究,到晚年對兩岸關係與台灣認同的申論,以及一生批判共產主義,在反省與檢討的基礎上提倡自由、民主,都是力圖要為現代中國政治社會的實踐提供一個正確的思想基礎。這和宋代理學家批判王安石新學是頗為類似的。只不過在宋代理學家的心目中,作為「邪說」危害政治社會的是王安石的新學;而在牟宗三的心目中,「邪說害道」的則是二十世紀上半葉不僅占據大部分中國知識人心靈甚至一度風行全球的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 對於這種「內聖外王連續體」,或者說本內聖之學而求解決外王問題的思路,在一九五五年台北的人文友會第十九次聚會時,牟宗三已經有所交代。他說: 而在人文友會的第二十一次聚會開始時,牟宗三講得更清楚: 因此,對於自己五十歲之後為什麼會集中心力於中國的內聖之學,牟宗三一九六二年元旦於香港在其《歷史哲學》的〈增訂版自序〉中有明確的說明。他說: 由此可見,牟宗三五十歲以後一系列似乎是純粹關乎「內聖之學」、「心性之學」的著作,包括《才性與玄理》(一九六三)、《心體與性體》(一九六八,一九六九)、《佛性與般若》(一九七七)以及《從陸象山到劉蕺山》(一九七九),其實都不是單純理智思辨的結果,而可以說是其現實政治與社會關懷的產物,所謂「欲本中國內聖之學解決外王問題」。換言之,至少在發生學的意義上,正是解決外王問題的現實促動,導致了... 內容試閱第一章、唯物辯證法與唯物史觀批判 一、引言 晚清以降,在傳入中國的各種西方思想中,影響最大並切實改造了中國社會與國家的學說,莫過於馬克思主義。現代新儒學的產生自然有儒學傳統內部的原因,但無疑也是對西方思想的回應。事實上,作為當代新儒學最為重要的人物之一,牟宗三一開始就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自覺地回應。這也是研究當代新儒家與西方哲學的題中應有之義。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牟宗三與馬克思主義的專題研究。本章即專門考察牟宗三對於馬克思主義核心理論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批判。牟宗三一生對於共產主義的批判,也正是建立在他對於馬克思主義核心理論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理解之上。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後,由於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迅速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最有勢力的社會思潮。那些嚮往通過革命來使中國迅速步入現代國家的知識青年,尤其是不以純粹學術研究為然而熱中於投身社會運動者,幾乎無不對馬克思主義趨之若鶩。正如當時中國思想界的親歷者郭湛波在一九三五年出版的《近五十年中國思想史》中所謂:「近五十年中國思想之第三階段,以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為主要思潮,以辯證法為方法,以辯證唯物論為基礎,以中國社會史為解決中國問題的鎖鑰。」同樣是見證人的孫道升(一九○八─一九五五)將當時的哲學界分為兩系八派,他在論述「新唯物論」(即辯證唯物論)時也指出:「這派哲學,一入中國,馬上就風靡全國,深入人心。他的感化力實在不小,就連二十四分的老頑固受了他的薰染,馬上都會變為老時髦。平心而論,西洋各派哲學在中國社會上的勢力,要以此派為最大,別的是沒有一派能夠與他比肩的。」身在時代思潮之中的牟宗三,自然也免不了接觸到馬克思主義。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們在北平念書的時候,坊間的書店,滿坑滿谷都是左傾的書。北平在當時是最左傾的。從那個時候,共產黨那一套ideology就征服了中國。」「照我個人講,當我在學校讀書時,左傾的思想滿天下。那一套ideology,我通通都讀。……那時候我把共產主義那一套東西通通都拿來讀,它有一定的講法,我也很清楚。」對於馬克思主義,牟宗三可以說是有相當深入的了解。但是,牟宗三並未像當時大部分的知識青年一樣被馬克思主義裹挾而去,而自始即對馬克思主義從學理上進行了分析考察。他生平第一篇發表的文章,就是一九三一年九月七、八日刊登於《北平晨報》第一六二、一六三期的〈辯證法是真理嗎?〉當時二十二歲的牟宗三正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學生。而牟宗三在二十世紀三○年代發表的一系列批判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文章,都是他純粹從學理本身立論的嚴肅的學術論文。正如他後來回憶所說: 這些我通通讀,可是我卻沒有受它的影響,讀哲學系的人多得很,比我聰明的人多得很,但是沒有人好好考慮馬克思這些話站得住站不住。我沒有偏見,我不是資本家,不是地主,也不是官僚,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也沒有身分。我只是把它們一個個衡量,就發現沒有一個站得住的。你馬克思批評邏輯,我就把邏輯仔細地讀一讀,law of contradiction(矛盾律)、law of identity(同一律)、law of excluded middle(排中律)這三個思想律是什麼?你唯物辯證法怎樣來批駁這三個思想律?是不是相應?三個思想律能不能反駁?你的批駁對不對? 仔細考察牟宗三對於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批判之後,我們就會發現,牟宗三對於馬克思主義的一生拒斥,實在是基於其三○年代即已形成的理性認知和判斷。他一生特別是一九四九年之後對於共產主義許多情見乎詞的... |
售價隨時會調整;特價有時效性,有需要的人動作要快!整理了GOOGLE上關於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現在很多線上購物EC平台都有銷售該商品!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TIFFANY一向是個理性的消費者,能讓他讚賞的商品不多了! |
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TIFFANY推荐的東西。除了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 相關商品及價格也一並整理成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還有去各大拍賣網站RUTEN露天、YAHOO拍賣收集商品資料!google找一下有些人再熱烈討論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智者的現世關懷:牟宗三的政治與社會思想,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 |
※其他推薦※
|
資料來源:樂天市場購物網